时代教会所呼唤的合用领袖(中)

‍‍所谓领袖的合用,重点在于他拥有别人所不具备的合神心意的生命特质。正如“薛天栋指出,基督教的领导人是神圣的,主的仆人(性格)。他知道教会往何处去(异象),而且拥有跟随者(感人)连同领导才干(特征)。”[1]

(一)要了解所处的时代:

1、要了解时代的必要:

‍‍耶稣曾对犹太人说:“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你们就说:‘今日必有风雨。’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太16:3;路12:56)这句话是对经学家很大的讽刺,表示了人有永恒性、却在暂时的过程中没有永恒的智慧去认识变迁的过程,这也是要求基督徒——特别是教会的领袖——在时代中要有意识地去配合神永恒的旨意以及历史中的需要。‍‍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时代特征,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时代危机,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需要被纠正的错误;有些时代有需要被挑战的东西,有些时代有一定要丢弃的包袱,有些时代则有必须面对的前景。

(1)要有不一样的卓越眼光:

旧约圣经《创世纪》中记载的约瑟,我们对他美好的品格不能不动容,对临到他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对祂弟兄们的不义之举深恶痛绝,但更让我们感动的是,他对临到自己事情的体认与众不同。他对陷害他的哥哥们说:“现在不要因为把我卖到这里自忧自恨,这是 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保全生命。现在这地的饥荒已经二年了,还有五年不能耕种,不能收成。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给你们存留余种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们的生命。”(创45:5~7)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会领袖,岂不应当像约瑟那样,登高望远,有先知一样的卓远见识吗?

(2)要能立足当代放眼未来:

关于先知以赛亚,塞斯(A.A.Sayce)曾如此描述:“旧约先知中没有谁像亚摩司的儿子以赛亚占有那么显著的地位。有人说他死的时候咀唇仍传讲着福音。没有什么著作比他的书更清楚地宣告弥赛亚的应许,没有谁比他更生动更美丽地描写弥赛亚的国度。以赛亚预言的异象并不只限于他那个时代和国家;他看见教会在他眼前兴起,犹大人与外邦人联合为一。他宣布说,将有一天,世界上不信的强国代表,即埃及与叙利亚,必须与以色列联合敬拜唯一的真神。那时万军之耶和华必说:‘我民埃及必蒙福,叙利亚是我手的工作。’以赛亚的预言形成了旧约与新约之间的桥梁。”

从这一描述让我们看见,作为先知不但需要了解当代,而且能站在时代的高处,用信心的眼光看见未来、预见未来!

(3)要充满智慧的远象:

(箴29:18):“没有异象(或作默示),民就放肆。”这就是说,领袖要有异象,要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工作计划和事业打算。

信心之父亚伯拉罕,就是一个有异像的人,他当时就居住在迦勒底的吾珥,神为他的人生指明了方向(创12:1~3)。当他知道神给他安排的人生道路的时候,他就依然决然的带领全家,翻过高山,越过旷野,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上帝应许的迦南地,得到了上帝丰富的祝福。

耶稣也带着他的门徒彼得、雅各和约翰一同上山,让他们看显荣的异像,这是让门徒们有了新的看见,知道以后人生的目标和他们工作的方向。因为这个异像,激励三个使徒更加热心爱主,在上帝的工作中,做出了卓越的供献。

今天的教会领袖,我们的异像是什么呢?你有没有方向呢?国家有五年计划、十年规划,甚至百年目标,教会呢?也要有!人有思路,才会有出路,就如同下棋一样,走一步看两步,让大家有奔头、有希望,才能共同努力达成一样圣工。

总之,合用的教会领袖首先要能了解所处的时代,了解当代人们所思所想所需,了解教会所处的社会环境、风土人情,洞察时代教会真实状况及需要,才能发出时代的强音,带给时代祝福,奏响时代教会发展的凯歌,才能促进教会和谐、健康、成长。教会领袖要有先知先觉,站在属灵的高度,成为时代的良心,象施洗约翰那样,作为时代的明灯。

2、当承担时代的使命:

伟人也都有时代的局限性,但能在当代尽上本分,完成使命,已是难能可贵的了!是的,作为教会领袖要在所处时代有所作为,那就必须对所处的时代和教会有深入了解,才能真正做到按时分粮和对症下药。

乌西雅王五十二年的统治有如旭日高升,光华而兴盛,可惜以黑暗和悲剧作收场。他因苦难危险而坚强,却因升平和繁荣而跌倒。忽然间他的荣耀消失了,审判的杖击打他,使他患了大麻疯(代下26:21)。

乌西雅王的死带来犹大国可悲的危机,驱散了拥有爱国热情的以赛亚一切的希望和梦想。在万般无奈、失望至极之际,神让他看见异象,使他准备服务于自己的祖国,以致于全世界。由此可见,在国家的重要关头,常是作为主的见证人与神相遇之时!

以赛亚作为神的先知,他看见时代的需要,勇敢地揭发国内政治上和社会上的罪恶,他由激励而忿怒,呼喊出他的悲痛,带给时代人们光明和希望。先知以赛亚不论作为一个政治家、历史家或先知,他对于国家的政治情况和属灵状况都极卓越地履行了他的责任,作了极有意义的贡献。

3、须关心社会与生活:

‍‍一说到“政治”,有些基督徒就心生疑虑,甚至顾虑重重。认为政治只能是政治家和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关心的事,基督徒是天上的子民,不但不能关心政治,反而应该离政治远远的,最好是嘴上不谈,心里不想,这样,才是属灵。

‍‍“政治”是什么?其实,“政治”一词出自希腊,从一开始,它就是指城邦中的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的总和。

亚里士多德写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政治学》,其中他提出了一个关于人的非常著名的定义:“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2]

‍‍因此,人不可能离开社会(政治)而存在,正如存在主义的一句名言所说:“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我们已经被抛在了政治之中。”教会生活在社会中,自然与社会、国家、政治、生活等息息相关。生活在政治性的社会中却不能关心政治,和鲁迅在《论“第三种人”》中所说的拔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的人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丁光训主教曾说过:“谈神学不应该脱离政治,有时神学是精细的政治”[3]

(二)要拥有领导的能力:

1、管理的能力:

领袖的最重要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进行有效地管理,所以,作为领袖必须具备一定的行政恩赐,善于管理。

‍‍钟淑慧认为:过去领导人之所以成为领导人,是因为人们认为他比他所领导的人知道更多的东西。现在情况下不一定是这样了。由于教育的普及,层次更高、信息更灵的被领导者更加心明眼亮,要求那些领导他们的人把精力更多地集中于他们的责任,少搞依附于权力的特权。[4]‍‍

‍‍“管理工作耗费心神,事情从来没有做完或是可以放手的一天。建筑师可以欣赏已完工的建筑,医生可以向出院的病人说再见,油漆工可以在房子粉刷完后搬进去住。只有教会里的执事不行,管理工作的责任是持续不断的。”[5]

(1)病态管理者:

诺曼•萧却克 罗杰•休瑟把病态的管理者概括为功能不良的管理者、功能障碍的管理者、功能失效的管理者三种。他最后又总结说,功能不良的牧师有得医治的一天,功能障碍的牧师也总有从错误中学到教训的一天,但神对那些功能失效的牧师却一点也帮不上忙,因为他们没有给神任何机会得以下手。这是被称为”精神倦怠或灵性中暑“的一群,他们对于属灵事物的冷漠则是灵魂生病的状态。对于功能不良、功能障碍或功能失效的牧管理工作者,提出弥补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看做是管家和基督的同工,并且按着这样的职份去行。

(2)认识管家的身份:

‍‍『耶稣从来没有用过“管理者”这个称呼,他用的是“管家”这个说法······作为管家的执事本身一无所有,他的名声来自诚实地或至少是谨慎地管理主人所有。(路16:1~8)管家奉命行事,总是对主人负责,需准备随时放下手中是工作,向主人报告管理工作的进展·····教会管理为管家的责任,管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向神负责。神会要求管家交代所经管的,管家也必须向神交账,审判的真理是毋庸置疑的。坏管家管理的目的只为私利,而忠心的管家则按照神的法则和圣经的教导来管理,为在神面前很慎重的一项托付。』[6]

(3)做有效管理者:

‍‍美国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说:“管理的根深植于文化、社会、价值、传统、风俗、信念及政府与政治制度中。”德鲁克特别重视管理的社会意义。他说:“管理越难够利用社会的传统、价值与信念,则管理的成就越大。”[7]‍‍

‍‍在中国社会、文化这个大背景下实施管理,如果能使中国的道德、理想和艺术谨慎充分溶化于现代管理之中,并使西方的管理能有中国化的特色,这样才能发挥管理的功能并栽培良好的管理人才。同样,我们对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存发展的基督教会进行有效管理,简单把社会上有关管理及领导的理论照搬到教会中来,那也是难能行通的,因教会与社会一样有组织的形态,但却是生命的有机体,必须以基督为教会的头,让圣灵在教会组织中运行、带领、管制——这于其它的组织有很大的不同。要对处在中国文化这个大背景下的教会实施管理,那当然就不能不对中国文化的特色有所了解,有必要找出中国文化、社会、传统、风俗中“管理的根”。‍‍

‍‍“从文化的形式而言,文化是民族生活的形式。具有领导角色的同工,在教会管理方面,若能有圣经及神学的基础,加上从中国文化中对管理的认识,肯顺服圣灵的管制,再发挥领导与组织的技巧,将会使教会事工蓬勃兴旺。”[8]

2、用人的能力: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用才,永远是引才的根本;真正能吸引人才的,永远是良好事奉的机遇。“良禽择木而栖。”领袖只有以更加开阔的胸襟和气度,营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良好氛围,为教会的复兴提供源源不绝的强大人才支撑,才能成就神圣伟大的事工!

“在非牟利机构包括教会在内,Drucker(1990)认为领导人最重要的工作是在预料危机。领导权是在坏天气之中的职业,领导人须有能力预料风暴,适应该气候。”[9]

领袖不但不可能全能,而且非常有限。所要求于领袖的不是他样样都能,但要求于领袖的他必须具备会用人的能力!在神的家中作领袖,切莫让工作缠住变成行动中的囚犯,领袖若自认为男强人、女强人,那无异于是自杀!

M.Rush(1983)认为很多教会的领导人没能认清人力资源具有无限的潜力,反而因教会事务的繁多,自己出马而非教会会众代劳,而累坏和沮丧。一个好的领导人须明察人是需要被器重的。教会中不同恩赐的弟兄姊妹们,如能有机会让他(她)们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不管在技艺、能力和创造上,均是一件美事。教会和弟兄姊妹互蒙其益。[10]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注重个人英雄主义的,注定会人心涣散、四分五裂、彼此攻击、互相拆台,教会永远也不可能得到神的祝福,更不会有什么美好的见证。

管理理论之父彼得·德鲁克说:“即使是优秀的领导人,也知道他们并不能控制一切。只有那些愚蠢的领导人,才会目空一切。”[11]

当神呼召摩西的时候,他对神说自己是不能言的人,神就给安排亚伦成为他的帮助。(参出4:10~16)有了亚伦的帮助还是不够的,神又兴起了米利暗,让她做先知,当他们过了红海以后,米利暗带领以色列人载歌载舞赞美神。在(出17:),神兴起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去争战,摩西上了西乃山亲近神。要造会幕。摩西不会木工,神告诉摩西说:“看哪,犹大支派中,户珥的孙子、乌利的儿子比撒列,我已经提他的名召他······能雕刻木头,能作各样的工。”(参出31:1~5)这让我们知道,神兴起一个领袖,要完成祂所托付的工作,必定会给这个领袖预备几个得力的助手。

‍‍在短短廿年之间带领香港中国基督教播道会恩福堂创下从120人至一万人的增长传奇的苏颖智牧师说,“把不合适的人放在错误的位置上(Puttingthewrongpersonatthewrongplace)带来的结果是退步(regression);把不合适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Puttingthewrongpersonatarightplace)带来的是挫折感(frustration);把合适的人放在错误的位置上(Puttingarightpersonatawrongplace)带来的结果是迷惑(confusion),这个人迟早会跑掉的;只有把合适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Puttingtherightpersonattherightplace)才会带来进步(progression);那么将很多合适的人放在很多正确的位置上,带来的结果就是增长(multiplication)。今天很多教会不能增长,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用错了人或是把人放错了位置了。”

3、沟通的能力:

领袖沟通的能力多指说话的能力,藉说话让对方明白我们的意思,自动地来反应我们的意思,才能产生良好的领导果效。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知识和经验,85%取决于沟通能力——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可见,语言表达的力量是巨大的。[12]

有的领袖话说不清、道不明,扭扭捏捏,吞吞吐吐,讲半天愣是让人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有的领袖说起话来娓娓道来、侃侃而谈,有时铿锵有力、气势磅礴,有的时候抑扬顿挫、宛转悠扬,甚至有时情真意切、声泪俱下。所讲的内容不但言之有物,而且描述真的如诗、如歌、如画,诚然是“说的比唱的好听”,让人听的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在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面对不公,要敢于呐喊,不要装深沉;面对强权,要勇于力争,不要装淡定;面对诱惑,要善于拒绝,不要装可爱。我们要对自己的声音负责:语言不能成为诋毁他人与攻击人格的工具,基于义愤的呐喊,只是逞一时之能;语言也不能成为特权的专利,基于个体利益的呼吁,也会扭曲法律的本意和法制的精神。”

“是人才未必有口才,而有口才者必定是人才。”这话虽然有点片面,却也颇有道理。在今天这样的信息时代,人们的文化视野、交际视野开阔了,有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公开地发表意见,用语言来打动别人。一个说话讲究艺术的人,常常是说理切、举事赅(gai)、择辞精、喻世明;轻重有度、褒贬有节、进退有余地、游刃有空间;可陶冶他人之情操,也可为济世之良药;可以体现个人的雄才大略,更能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13]

孔子曾说:“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这是告诉我们,一个真正智慧的人,应谨慎对待你的每一句话,不应该说的话,一句也不多说;应该说的话,一句也不少说。这样就可以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中国人既敏感又重视面子,沟通非常困难,所以,做领袖要特别注重“体会”,要多听少说,要能察言观色,常常设身处地地,以增强体认的能力。

‍‍当然,一个合用的时代教会领袖还需要其它各种能力,而能力的取得除了祷告寻求神外,那就是学习和思考!在学习《圣经》的同时,也多了解社会上各方面的知识,并到发展比较好的教会去学习。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感悟”。一个爱学习的人,常常思考的人,就能得到与人不同的见解和亮光,在工作中应用,必能产生更加美好的果效。

‍‍‍‍‍‍[1]薛天栋著,《教会治理学》,校园书房出版社,2004年11月初版,第379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3]丁光训著;《丁光训文集•前言》第1页;译林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

[4]钟淑慧,《优秀的领导有时候要充当追随者的角色》,新加坡,《海峡时报》,2004年6月18日。

‍‍‍‍[5]诺曼•萧却克•休瑟(Norman Shawchuch,Rock Heuser)著;扶逸慧、李蓁译,《治理的事——一种系统思考模式的教会管理以服务会众》(台北市•中华福音神学院,2002年12初版),第14页。‍‍

[6]诺曼•萧却克 罗杰•休瑟(Norman Shawchuch, RogerHeuser)著;扶逸慧、李蓁译,《治理事的——一种系统思考模式的教会管理以服务会众》(台北市·中华福音神学院,2002年12月初版),第18页。

[7]苏文隆著,《教会行政管理学》(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2004年6月修订一版七刷),第21页

[8]苏文隆著,《教会行政管理学》(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2004年6月修订一版七刷),第22页

[9]薛天栋著,《教会治理学》,校园书房出版社,2004年11月初版,第376页

[10]薛天栋著,《教会治理学》,校园书房出版社,2004年11月初版,第385页

‍‍‍‍‍‍‍‍[11]王俊编著:《教会事工管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236页。‍

[12]明理著,《北大口才课》,前言第1页,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2015年8月第一版。

[13]明理著,《北大口才课》,前言第1页,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2015年8月第一版。


(本文作者系江苏省徐州教会牧师,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