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别人的苦难,我们是在做法利赛人还是税吏呢?是在安慰还是炫耀呢?

没有人愿意经历苦难,但是苦难到来的时候却不会和你商量。

我第一次经历亲人的离世,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突然收到远在黑龙江的外婆离世的消息,那时候我还小,内心不知道什么是死亡,什么是永别。

我是外婆带大的,后来外婆年纪大了,害怕后事无人料理,她只能回东北舅舅那里。我对外婆的依恋,让我在不知道死亡的年纪知道她去世的消息,让巨大的悲痛在我以后的成长岁月里逐渐释放,直到今天,我都在经历着外婆去世的痛苦。朋友说,有两种消化苦难的方式,一种是突然的巨大悲痛,一种是岁月中的慢慢消化。后者更痛苦,因为它会伴随你的一生。而我就属于后者。

并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经历悲痛,苦难就不会来临。

春节前的凌晨,我在熟睡中被二姐的电话惊醒,她惊魂未定的声音,让我预感到不好的事情。凌晨回家的他们,在高速追尾,在返回路边的过程中被高速行驶的车辆撞击,我24岁的外甥被撞得昏迷不醒,颅脑出血,多处骨折。

这是我无法接受的事实,前一天才从我家离开,计划着从老家带什么特产给我,今天却突遭不幸。整个一周的时间,我都以为那天凌晨接的电话是我一个已经醒来的梦,我二姐全家正在家里准备年货。

昏迷八天之后,外甥终于醒来,神志还算清醒,虽然还不能完全流利讲话,但是对人的回应还是正常。我们都松了一口气。二姐一家脸上的愁容也慢慢舒展。

但是就在大家在乐观的期望中等待他康复的日子里,在清醒一周之后,开始出现精神的异常,晚上异常兴奋,自言自语,甚至胡言乱语,有精神分裂的迹象。这对满怀希望的二姐一家来说,又突然陷入低谷。

我尽自己的能力,从经济上和医疗上帮助他们,我联系我的各大医院的同学咨询他的病情和建议,联系当地的律师帮他们处理车祸的赔偿等法律问题,我只希望他们把心放在孩子的治疗上。

我把车祸中颅脑损伤愈后的情况向二姐说明,告诉她未来的康复各种变数都有,也许外甥能康复如初,但也有可能身体康复,但是精神问题会伴随一生,无法正常生活。我列举了完全康复的案例,也列举了精神后遗症的案例。

我把最坏的结果和最好的结果都摆在二姐面前,我希望她有着心理准备,如果不能完全康复,那么精神问题出现后,她心理能不受太大打击。我担心的是二姐因为没有心理准备,精神打击太大而崩溃。

信上帝的大姐打电话来,告诉二姐,上帝一定会保守外甥,他们教会的所有教友都在为他祷告,大姐让二姐要有百分百的信心,要相信上帝的带领和保守。

大姐的话给给二姐带来巨大的力量,在她心里又燃起了完全康复的信念,她相信此时的一切异常都是短暂的,很快就会恢复如初。

我担心的是二姐因为对未来过于乐观的预见,如果事情的发展没有朝着她的期望前进,有一天确诊超出了她的承受范围,以如此的心态如何去迎接未来的变数,会不会因为无法承受而崩溃。

我努力安抚二姐,努力让她的心灵做好承载一切的准备,但是信耶稣的大姐,却突然把这一切准备都踢翻了。

我不知道如何和大姐辩论。信耶稣的人,对上帝难道没有信心吗?难道祷告就没有用了吗?在苦难里难道不是要对上帝保有足够的信任吗?

传统基督教对苦难往往有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别人的苦难,面对受苦的人,信徒们满含热泪地祷告,满怀深情地告诉你要相信上帝的能力和作为,信誓旦旦地和他分享那些依靠上帝战胜苦难的见证,基督徒这些行为的确让人感动。

但是换个角度想想,基督徒这些行为的背后是不是也蕴含着高高在上的冷漠呢?

那些利用教义一样安慰别人的基督徒,往往没有体会他正在安慰的在苦难中的个体,他的痛苦,他对上帝的怀疑,他对未来的迷茫,他内心深处因为苦难而产生的自卑和遗憾。

当我们不考虑这些的时候,我们在他面前讲信心,讲上帝慈爱,讲上帝的带领和信实,这些都变成你在那个陷入苦难之人面前的炫耀。你是在告诉他,因为上帝的信实让你健康,因为对上帝的信心让你平安,因为对上帝的虔诚让你富有,让你不经里苦难,不经历试探。而另一方面,那个陷入苦难的人,就成了你的对立面,你在安慰的时候,是在和他相比之下,内心怀有沾沾自信的念头。

因此,不考虑苦难之人内心的安慰,不与苦难之人一同悲痛的安慰,就是一种十足地炫耀。你的这种不考虑受难之人的安慰,既不能让他认识到自身的现状,也不能让他在现实基础上建立对未来的信心,这种安慰不过是在满足自己炫耀心态之后提供的精神鸦片而已。

面对已经死去的拉撒路,面对因失去兄弟而痛苦的利亚,耶稣哭了。耶稣也会哭泣吗?他也会流眼泪吗?

耶稣因为深深体会了利亚失去兄弟的悲痛而哭泣。耶稣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安慰者,也不是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者。耶稣是参与了马利亚的悲痛。

耶稣说有两个人去殿里祷告,一个是法利赛人,一个是令人瞧不起的税吏。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地祷告说:“神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 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 (路加福音 18:11-13 和合本)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变成了像这个祷告的法利赛人一样。

我们告诉别人原罪的时候,好像自己没有原罪一样;我们安慰别人的时候,好像自己就成了审判者,我只看到他的苦难,却看不到这个证承载着苦难的个体。

让我们像耶稣一样,既体恤受难者的苦难,又理解他的内心痛苦,更要知道他将来还要面对的生活。不要像那个站着祷告的法利赛人,而是像那个跪着祷告的税吏。

面对别人的苦难,正是我们彰显上帝荣耀的机会,而我们需要自问的是:我们彰显的是自私的上帝还是体恤的上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