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音时评|| 为什么现在"熊孩子"多了?谈谈"熊孩子"背后的历史社会结构变迁

那时,有人带著小孩子来见耶稣,要耶稣给他们按手祷告,门徒就责备那些人。 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马太福音19:13-14)

当时,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天国里谁是最大的?” 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 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 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 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马太福音18:1-4)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在5月初,对2009名受访者就“熊孩子”的问题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2.4%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熊孩子”在增多,更有89.4%的受访者认为“熊孩子”增多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88.5%的受访者反对家长说“他还是个孩子”。

“熊孩子”就是那些生活中调皮捣蛋,不听话,不服从权威的孩子。他们往往表现为不遵守上课纪律,没有礼貌,或者对成人的恶作剧等。那么为什么“熊孩子”增多了,过去的时代中难道没有“熊孩子”吗?

在耶稣时代有“熊孩子”吗?显然耶稣的时代“熊孩子”不多。因为耶稣时代的社会还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这从保罗的书信中可以看出,保罗在书信里提到掌权的和为奴的,在末日即将来临的时候要安于自己的身份。所以当耶稣在讲道的时候,有家长试图抱着孩子请耶稣祝福,这个时候耶稣的门徒就呵斥那些家长,但是耶稣去制止了门徒,而是给予孩子极高的赞扬,说在天国里的正是像他们这样的人。门徒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应,正是因为在门徒眼里,孩子是微不足道的。

耶稣对孩子的极高评价在那个时代是非常突兀的。在整本圣经中,给予孩子的关注微乎其微,甚至根本没有把视线投到孩子身上,除了耶稣在福音书中对孩子的几处赞扬之外,几乎看不到对孩子的肯定和事件的记录。

不仅犹太人如此,在整个罗马帝国都是如此。罗马法并没有给予孩子成人的地位,尤其女孩子更是如此。所以斯塔克在《基督教的兴起》中记录了考古学家在一座罗马时期的别墅下水道中发现数具孩童的骸骨,显然是被抛弃的。

在古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儿童是父亲的合法财产,父亲对一个孩子享有生杀的绝对权力,可以卖掉一个孩子,可以用一个孩子去抵偿债务。当然这里仅限于男孩子,至于女孩,地位则更低。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孩子从小要学会取悦父亲,这是生存之道。绝对的父权决定了孩子必须按照成人的要求去做,所以发挥自己的天性,显然是件危险的事情。这个时候,“熊孩子”显然是不可能出现的。

在中国同样如此,等级制和父权制的结构,造就了儿童的弱势地位。在电视剧《女医·明妃传》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官员家的女儿因为接受了男仆人递的饼,而被父亲饿死。这个父亲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清官海瑞。女儿接受一个饼,本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海瑞看来,这违反了礼教,把自己的孩子活活饿死。

礼教维持着社会的等级,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身份界限,不能逾越。在《红楼梦》中这种等级更是在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故事中精彩地描绘出来。

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架构中,儿童显然必须服从礼教的约束,在上面提到的海瑞故事中,显然是一个极端事件。但是父亲有权把自己的孩子卖掉以偿还债务或者其它用途,这在古代小说里屡见不鲜。

在古代,资源并不丰富,生存很多时候还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有限的资源必然属于强者,所以社会等级的存在就是力量较量之下的结果。那么作为绝对弱者的儿童,显然是不在参与资源分配的行列中。那么这个时候,不论是古罗马还是中国,儿童都无法表达自己的天性,无法调皮,因为他们必须按照成人的标准行动,因为这是关乎到生存的大问题。

17、18世纪儿童概念才缓慢出现,才把儿童和成人逐渐区分。但是在工业革命初期,儿童成为家庭收入的来源,父母为了家庭经济收入,而把儿童送进工厂。虽然这个时候,儿童概念在知识界被提出来,但是在社会上并没有被重视,依然是家庭财产概念的延伸。

即使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儿童依然没有自己的独立权利。一位德国校长曾公布自己对学生的体罚记录,91万次杖责,12万次的皮鞭等。

那个时代没有“熊孩子”的原因,是成人世界对孩子的强权剥夺了孩子的自由空间。

回到现代,回到我们今天,我们大致明白“熊孩子”多的原因。

今天社会已经不是等级社会,而且社会化大生产产生的丰富资源,使生存问题已经不再是迫切考虑的问题。社会也普遍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和代际之间的关系,所以对儿童的重视给予儿童更大的自由空间。

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使人们的活动半径逐渐扩大,这样原有的家庭乃至小团体约束力趋于瓦解。在失去原有伦理约束之后,家庭对孩子的约束可能就会按照新的社会标准,这样孩子就处于一个更大的空间中。

正是在这种空间中,孩子才有了施展自己天性的机会,他们可以不按照成人的标准,而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行事。

但是这种空间,也不是一下就有的。八零后和父母产生巨大冲突,这在父母和老师的唉声叹气和“垮掉一代”的呼声中表现出来。之后随着中国入世,城市化兴起,社会的进一步开放,民众对未来的信心逐渐建立,孩子才回归做一个孩子。

今天“熊孩子”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社会等级规范的问题,而是社会化的问题。显然“熊孩子”表现出的没有礼貌等问题,主要出现在一定的年龄阶段,过了这个年龄阶段,孩子逐渐社会化,一般能很好地遵守社会规范。

所以“熊孩子”问题固然显示出家庭教育的问题,但是“熊孩子”本身是个成长规律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不可改变的社会问题,相信随着社会发展,“熊孩子”依然很多,但是社会秩序也不会因为“熊孩子”而遭到破坏,这个信心还是要有的。正如八零后的家长把八零后看做垮掉一代,九零后家长大声疾呼“小皇帝”、“小公主”问题,最终结果如何?今天八零后和九零后已经承担起社会发展主力的角色。社会发展显然并没有往家长们担忧的方向走。

相反,在传统教会中,按照被改造的信经和顺服权威的对孩子的等级教育,才是我们应该担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