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1/ 3

2016年10月29-30日,“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乐乎新楼2号楼思源厅召开,来自大陆、港澳台、英国、美国、日本的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基督教对近代中国教育之影响、基督教教会大学、基督教与中国教育现代化、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等展开研讨。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教授以“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为题进行主题演讲。中国教会大学指的是19世纪末起西方基督教会在中国创办的16所教会大学,其中基督教创设13所,通常指燕京大学、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齐鲁大学、华中大学、福建协和大学、之江大学、岭南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天主教3所,为震旦大学、辅仁大学、津沽大学。他回顾了约30年来的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历程,指出从事教会史研究需要打破现代史和当代史的界限,从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内在规律的角度,重新审视教会大学历史对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当前中国教育界面临很多体制、机制的问题,亟需从教会大学办学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使之能够服务于当前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前主任吴梓明教授则回顾了“30年来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与近代中国教育”,从1985年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章开沅教授的历史教育、南京师范大学的道德教育、北京大学的宗教研究及博雅教育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中国的大学教育也必须是与世界、与历史的潮流接轨,它也必须要在现代化教育传统中寻回教会大学可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及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上所能产生的积极作用。

澳门大学社会学系郝志东教授以“澳门的教会学校在澳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中等教育中教会与非教会学校的对比研究”为题发言,通过对澳门教会学校的历史、搜集澳门各种中学(中有教会学校18所,非教会院校26所)的教学宗旨、教学内容,并访谈其中约30位有代表性的学校的老师、校长和学生,了解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他们培养的学生的社会影响力,探讨澳门教育对澳门社会发展的影响,指出澳门教会学校的发展、澳门教育的多元,并没有危及澳门的社会稳定,相反,教会学校的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源泉之一,也是澳门社会稳定的来源之一。

台湾福音书房何子健的发言《倪玉成家族与近代在福州西方基督教差会教育(1847—1925)》中,以倪玉成家族与三个差会在福州的教育事业为例,研究近代基督教在华教育事业的影响。他指出尽管这些中国人受教于基督教学校,却没有盲目接受西方宗教传统,而是回到圣经真理,并极力挣脱西方宗派,借助教会学校培养的知识素养,将神学融会贯通,创造出融入中国社会特色的本土神学。

日本福冈女学院大学副教授徐亦猛的《近代中国少数民族接受基督教的特色——以云南禄劝县彝族为中心》,从宗教学、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彝族接受基督教的背景。基督教传入彝族后,逐渐成为彝族的精神生活,填补了彝族社会欠缺的经济与社会再建的功能,使彝族得到成长的空间,指出基督教信仰对彝族而言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克服人生苦难的智慧和力量。

北美中华福音神学院教务主任刘志远教授介绍了北美神学教育趋势,针对“教会找不到所需要的传道人,神学院的毕业生找不到服事的教会”等现象,介绍了西方神学工作者以及北美神学院协会在神学建设上的探索和经验,强调神学教育需要有“融贯性的神学智慧、聚焦于实践神学、学生的灵命塑造、出精华的神学教育、使命式的神学教育”五点反思,并介绍了远距离的网络神学教育模式。

另一位来自北美中华福音神学院的客座教授萧静馥则就《浅谈浅谈隐性课程对教育的影响》,通过基督教教育界对30年来教会的反思和美国一教育家对美国教育的反思作比较,发现学校机制产生了很多隐性课程,指出在研讨中国教育时,可从基督教教育的缺失及美国义务教育的缺失来学习功课,防止学校机制的隐性课程,避免它所带来的偏差。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庞小珍博士以《女性,基督徒还是女国民?宁波甬江女子中学学生的多重身份》(Foreign Puppets, Christian Mothers or Revolutionary Martyrs? The Multiple Identities of Missionary School Students in Zhejiang, 1923-1949),以1923年至1949年浙江基督教教会学校的女学生为切入点,探讨了基督教、国家主义和女权主义三者在女学生身份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指出她们的基督徒身份和女国民身份并未产生冲突,反而借助基督教强化了她们的爱国精神,成为在宁波地方层面进行的国家建构中的核心一环。

此外,来自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等数十所高校专家学者分别发言,从不同方面探讨基督教大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涉及教会大学与中国教育现代化、教会大学与中西文化交流、教会大学与民族主义、教会大学的本土化或中国化、教会大学的社会服务、教会女子大学以及共和国初期教会大学的接受与改组问题等多个层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助理教授刘亦师从建筑角度作了《从雅礼到铭贤:美国建筑师亨利· 墨菲的两个教会学校建筑设计比较研究》的报告,大连外国语大学讲师薛媛元从文化角度作了《教会学校与中国新诗基督性的生成》的报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凤媛则发言介绍了《予且早期创作与圣约翰大学20年代的新文学气氛》。

此次研讨会由上海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美国洛杉矶基督教与中国研究中心、上海大学高原学科中国史、美国《中国基督教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闭幕式上,上海大学陶飞亚教授就大家两天来的报告和论文进行了总结,建议大家从更高的立意出发,从更加宏观的角度,紧跟当代社会的需要,做出更多有价值的引起更多人思考的成果。美国洛杉矶基督教与中国研究中心李灵博士指出,虽然近代西方在中国开始的基督教教育可能有多种原因,但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很难否认的,那就是帮助中国有了一个现代意识的启蒙教育。美国洛杉矶基督教与中国研究中心希望联合国内学术界,对基督教带给中国社会变化的方方面面进行梳理,鼓励当代学术界抛弃因仇恨导致的偏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情。